直到有一天,一位华人观众在演出后找到我:
“你知道吗?有个记者写过一篇文章,说音乐是战争后最好的治愈。”
“那些文字,和你的琴声一样温柔。”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爱与希望。
于是我决定回国,做了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
开一家充满音乐的奶茶店,把那栋有钢琴房的老房子买下来。
说来也巧,许多旧友都在这座城市扎根。
某天午后,我正在练那首从未停止练习的夜曲,
班长突然打来电话,说有套房子我一定会喜欢。
后来才知道,是李婷告诉他林夏住在那个小区。
他特意帮我找了一套正对着她公寓的房子。
“你要相信我的专业眼光,”他神秘兮兮地说,
“采光好,位置佳,最适合你这个音乐人。”
当我站在房间里,望着对面的窗棂,
恍惚间又听见了那个下午,琴声里漏掉的音符。
直到某天清晨,我在阳台浇花,看到了她。
于是顺水推舟,我成了她的“专属奶茶外卖员”。
现在的日子很简单,却格外充实。
我在音乐教室教孩子们弹琴,调制她喜欢的各种茶饮,
记住了她赶稿时最需要的温度。
而她会在我演出时坐在最后一排,用文字记录下每个感动的瞬间。
每天清晨推开店门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个夜晚。
原来,等待也是一种美好。
就像那首反复练习的夜曲,
需要适时的停顿与沉淀,才能奏出最动人的音符。
20 林夏的番外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
我拿着录音笔去音乐社采访,却在琴房外驻足。
透过斑驳的窗棂,我看见他微微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