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大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是十八年的青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多年之后对岑应来说,大学可以肯定的是一次新生,是一场盛大的谢幕。

闲在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快,在过着的时候觉得,回头去看的时候更觉得,更甚压根没时间也没意义再去回顾了。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躺了半天后,慢悠悠的车又到了那个地方……

那些幼稚的要死,但忘不了的死亡回忆又涌上来。

“我在意,别死,我会来找你,等我。”

“嗯,我家在H市××区××家园179号,别走错了……”

“嗯,一定要等我。”

“顾朝夕我没地方可去以了,我家里闹矛盾了……”

“来我这吧”

“我来不了”

“哦,对你就算现在坐车到我这也第二天了”

这是她无数次想到的那个地方,这是现在想想干嘛去打扰人家呢。永远不变的只有那些粉色的区房,和那些飘飘洒洒的银杏叶罢了。她不会再在那里和她分享阳光泼洒过的落叶,不会和她说我好喜欢冬天。

她一首以为是自己在陪顾朝夕,实际上是她离不开顾朝夕。她说她想去找她,想在她身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事实上是对方在她无处可去的时候提出收留她,只是那时候她除了没有车票钱,甚至身份证都没在身上。她想和她有个家,但只是她想。我喜欢你,我喜欢你,那是她说的,但却是自己骗来的。到了最后还不是只能看着人家在前帆中过尽,只留下生命力耗尽似枯木的自己。

最讽刺的是那些曾经用来安慰鼓励她的话,一句句在多年之后正中她的眉心;就好像一场蓄谋己久的局一步步去考验她,推翻她折磨她,最后让她陷入对方曾经的困境或者更甚,用事实去反驳她;只是对方没料到啊世事往往无常,她的奔赴不代表她没有继续往前走的可能。是,她是没有欲望再走下去了,可是这条路关乎的不止她自己,她一首是一个不愿意连累别人的人。

就像这个地方,不管多少次经过,它都不是目的地,只能看看。她知道那些林林总总的建筑里有一个地方有粉色的小区房,小区路周围有秋天叶子会变的银杏树,有窗帘边的阳光,有顾朝夕。但是除了那个人以外其他特质好像到处都是,但是总觉得那个永远不会再去的地方是最有感觉的。也再也不会有人和她“你看下雪了”“今天是个雨天”“崽肿首视我”“别怕”。

窗外的建筑一点点闪过,进了隧道这个地方就过了。我又来了,但又走了。

“这家店的红糖年糕没有之前咱吃的那个好吃欸”姑姑吃了口年糕。

本来对这个菜不太感兴趣的岑应突然想尝一下,因为她对年糕和红糖的刻板印象停留在了微硬和腻上,实在无法接受想象中那种喝了红糖鸡蛋水之后咬肌还微微发硬发酸的感觉。但其他人说不好吃她就很好奇是怎么个不好吃法。于是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入口像耗子粉一样有韧劲弹化又有像棉花糖一样的口感,再加上表皮那一层金黄的焦糖剥壳不仅不腻还增加了风味和口感层次,以至于嘴里的感觉不那么单一。果然,不愧是在小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小吃之一,原来小说里也不全是骗人的。

吃完饭,大家一起走在街上,慢悠悠的逛回家。她现在己经不像刚下车的时候那么不适应这里的闷热了,脚下也不再像有火车后遗症一样晃晃荡荡了。老妈在旁边喋喋不休的介绍着路边店的方位以及到学校的距离,姑姑他们在讨论堂妹的学习和她的学校。

路边车水马龙,再也不像原来她的那个小破县城,空空荡荡,路边是房子,房子后边是山。到了晚上睡在姑姑一家准备的房间里,客房是上下床,老妈在刷视频,岑应在上床,刚好可以透过窗帘缝看到外边高高低低的楼栋,一切都像梦一样不真实,这是他渴望己久的氛围。

一切又回到了正轨,不过未来要怎么走都还是未知数,也就这样吧。

“同学你好,请问你是咱院一班的吗”在岑应正刷视屏刷到无聊的时候,微信响起了好友消息提醒。

“是,你也是吗”

对面:“对你是男孩女孩?”

“女生听说咱班女生很少”

对面:“哇对对对就咱俩女生,天”

“哈哈哈那以后咱两就相依为命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和不来”

对面:“说不定呢,开学见,(墨镜jpg)”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