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好,好,好了......”

刘进贤心中最大的遗憾,那就是老刘家三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居然生了一个傻儿子,而自己早年因为遇到鸡鸣县的土匪,伤了肾水,不能生育了。

刘明遇这个儿子,这个儿子自幼痴傻,偏偏他又没有其他儿子,这些家业要是落在他的手上,那岂不是很快败光?

所以,在听说县里的汤显贵说杨纤纤是进士杨绍中的女儿,尽管要了八千两银子的聘礼,他也不含糊,只要刘明遇可以为他生个孙子,他就心满意足了。

这可是十七年来,刘明遇说出的第一句完整话。

刘进贤不禁老泪横流。

这一幕,反而把刘明遇给搞糊涂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刘进贤这才平复心情,接过茶会,小抿一口。

“姑嫜请喝茶!”

杨纤纤低声端起茶。

刘进贤接过茶水,小抿一口。

接着,刘明遇又向申氏敬茶。

“母亲大人请喝茶!”

“舅姑请喝茶!”

敬茶完毕,刘进贤朝申氏使了一个眼色。

申氏有些不舍,缓缓拿起一个檀木的小匣子,匣子不大,上面带着油光。

不过,规矩还是规矩。

成家立业,既然成了家,那就要立业。

刘进贤重心长得道:“威儿,往后你们的小家就成立了。夫妇二人要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待人以诚,相偕白头。”

“是!”

申氏接过杨纤纤敬的茶,笑了笑:“咱们家里一直都是和和气气的。夫妇间往后好好相处!”

“是。”

申氏接着道:“杨氏,你也是出身书香门第,这日后,男主外,女主内,家里的事情,你要学着操持,不要嫌麻烦!”

“是!”

杨纤纤恭敬地答应道。

刘进贤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明遇,你也成家了,行事不太再像以往那样孟浪了!”

刘明遇躬身:“孩子省得!”

刘进贤的目光落在那个小匣子上:“咱们刘家在大名府拥有上田家里有良田一千四百二十五亩,中田三千五百八十百余亩,下田两千七百余亩,去年的粮七千五百石,另有米、面、布车马店铺又六家,结银九千六百两......”

刘明遇有些无语,足足七千七百亩田,居然只得到七千五百石粮食,这个产量真够低的。

刘进贤接着说道:“以后也你要试着管理产业,我把夹沟这处田庄交给你打理,你可愿意!”

“孩儿愿意!”

就在这时,刘进贤的长随躬身道:“长顺,见过老爷、夫人,少爷,少夫人!”

“什么事?”

长顺将一个红色的请柬递给刘进贤:“老爷,这是知府大人要大名府设宴!”

刘进贤接过请柬,叹了口气:“宴无好宴......好了,没事了,明遇,明遇家的,你们回吧!”

刘明遇与杨纤纤正准备返回东跨院,他突然想起了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崇祯二年,建奴兵临京城,二十万明军畏敌如虎。

时任兵部尚书王洽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于是像大同总兵满桂、山西巡抚耿如杞等火速率领兵马入京勤王。

这件事本来与卢象升没有关系,在大明一百八十八个知府里,就他一个人遣散家财,募集万余民壮,勤王北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卢象升一下子进了崇祯的眼。

崇祯三年升右参政,兼副使,整顿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军备。

崇祯四年,升按察使。

刘明遇转身望着刘进贤道:“父亲大人,您要去大名府赴宴的话,能否带着孩儿?”

刘进贤难以置信地望着刘明遇。

现在的刘明遇说话清楚,条理清晰,哪里还有半点痴傻的样子?

刘明遇看着刘进贤似乎不像同意,这也理解,毕竟,他是一个傻子,怕他出丑情有可原。

就在刘明遇转身的时候,刘进贤道:“可......到时候不要多说话,看我眼色行事!”

元城县在已经并入了大名县,但是在这个时候,距离大名府城仍旧有三十多里的距离,吃过午饭。

顾长顺就准备好了马车,刘进贤与刘明遇父子二人坐着马车,在十几名仆从的拱卫下,离开家门前往大名府。

这也是刘明遇半年多以来,第一次离开刘府。

刘进贤也担心刘明遇闯祸,别看刘进贤是一个财主,放在大名府城,有钱有势的人多了,刘家啥也不是。

一路上,他絮絮叨叨地交代着刘明遇注意事项。

刘明遇却掀开马车的车帘,望着街道上。

街道上,行人稀少。

几名衣衫褴褛的乞丐,端着破碗,朝着马车走来。

距离马车还有十数步远,青衣仆从就开始驱赶:“起开,起开!”

刘明遇到底还是后世之人,看着天寒地冻,那些冻得瑟瑟发抖的乞丐起了恻隐之心。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刘明遇并没有钱。

刘明遇目光落在马车的案上,案上有盘点心,他拿起点心扔给一个少年乞丐。

“嗨,接着......”

少年乞丐伸手敏捷地接过点心,一口塞进嘴里,一边冲着刘明遇磕头作揖,一边嘴里嘟囔道:“多谢公子,公子好人,公子公侯万代!”

刘明遇瞬间就愣住了。

因为他的耳边响起了电子音:“获得声望+1”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