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景坡,要说浔阳县最穷困之地,随便找一个人出来,说的都是良景坡。
良景坡原本并不是个村庄,几十年前,南国某地发生特大地震,山川崩裂,海水倒灌,幸存下来的百姓流离失所,遍地哀鸿。
幸得明君在世,这些人很快被安排下来,充入人口不多的村庄。
周围村庄塞不下,官府的目标就放在了一些无人的旷野。
这里同样有山有地,有江有河,住一两个人可能危险,但若是住上一个村子的,前几年每年都派官兵上山驱赶猛兽,直到彻底将那些地圈为人类居住地,便安全许多。
良景坡便是这样的存在。
一开始,住过来的都是难民,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仅有的衣物和粮食,都是官府派发下来。旷野能够种植粮食,也得经过好几年的养地才成。
几十年下来,这里的百姓好不容易才能够保证暂时的温饱,发家致富的或许也有,但赚了钱,发了家,还有多少会待在这个穷山野。
都说故乡难离,那也得是故乡才成。
因此,良景坡的贫穷,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之所以这片旷野被命名为良景坡,是当时被任命的知县亲自考察后,发现此地风景优美,想来能让困苦绝望的百姓过上诗人都羡慕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想必很快就会振作起来。
因此抱了极大期望,为此地取名为‘良景坡’。
满心抱负的知县,没多久就被调任,离开浔阳县,
从这也能看出,这位知县,官是好官,但出身也应与寒门没有半点关系。
而之后的调任的知县,也的确没有为良景坡办过什么实事。
驴车在路面颠簸的行驶中,从正午走到了傍晚,这才进入良景坡范围。
几乎是刚进良景坡,扬月白便有了猜测。
这里的路面是人工踩踏出来的地面,最多也就是把路面整宽了些,村民们都没有牛车、驴车、马车,而生计都困难,谁会想着去修路。
别说古代,即使是社会发达,修路修了几十年的现代,如今也仍有很多偏远农村还没修路。
扬月白在驴车里被颠的倒是不头晕,但屁.股不断与木质平面的热烈碰撞共舞,让她都为之感动的快要潸然落泪。
她赶忙掀开车帘,跳下来。
入目便是一片青嫩的绿意。
良景坡地势较低,驴车仿佛行驶在山巅,向下望去,绵延的绿意装点了粉的、白的、蓝的,浓丽絶艳的色彩,如一席巨大的地毯,随着倾斜的阶梯铺开。
山顶的微风迎面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空气水润而舒适。
耳边是遥远瀑布倾泻而下的隐约壮阔,以及近处溪水涓涓流动,山中飞鸟发出悦耳的吟唱,偶有几只从茂密的树冠中被车轮滚过石子的声音惊动,从她眼前低空飞过,翠色的羽毛在夏日傍晚的红霞下闪烁着金属质感般的光泽。
这是后世人工干预的著名风景区,都无法比拟的,山野的浪漫。
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截然相反的唯美。
有那么一刻,扬月白被震惊的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她一边搓搓手臂,一边感慨:“这里,真的住着人吗?”
一眼望下去,也没见有屋舍竖立其间。
全叔哈哈大笑:“这里是不是很漂亮,我小时候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好几天都不愿意回去。附近小孩儿最喜欢往这里跑。全叔是个粗人,但也觉得这良景坡说不出的好看,可惜,就是太穷了。”
扬月白摇头,不置可否。
正是因为穷,才能保有它的美。
若此地变得富有,那须得有四通八达的宽阔道路,供来往行人、游商自由进出。有了贸易、人口,房屋瓦舍就会越建越多,酒楼楚馆交错林立,喧嚣叫卖此起彼伏。
大片的绿地被挖掘,然后在黄土地上建起一座座高楼。
彼时,又有何美景可言。
良景坡,根本就不是适合想要有富足生活的百姓群居之地。
而是一个能够适应山野生活的真文人隐士。
或退休老干部们。
在这片旷野,驴车走的比之前更慢。
扬月白一路紧跟驴车的步伐,走到天边红霞隐没,露出点点星光,夜色匆匆而至,周围景色逐渐昏暗,才见到村落。
如深灰色重影,静静蛰伏在黑暗中。
只偶有一两间,才舍得点着油灯。
多数应是已经躺在床上睡下。
扬月白暗想,又或者已经开始了隐秘的夜间活动?
“小白,看,快到了,就是那儿!”
全叔松了口气的声音,将扬月白歪到不知名方向的思想迅速拉回。
她轻咳一声,顺着全叔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绿草摇曳的斜坡后,半掩着一片高达六七丈的陡峭山壁,山壁之上,挂下大片瀑布。
瀑布不高,却宽。
瀑布水汇流入湖中,溅起雪白浪花。
湖中有一座孤岛,孤岛距离瀑布稍远,其上隐约似伫立着一个不大的小房子。
尽管孤岛面积不大,但那小房子在孤岛的对比下,依旧显得小的格外可怜。
扬月白张张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
半晌,才哑然道:“我外婆和表弟表妹们,就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