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雪兒蕭聿風》是所著的一本已完结的,主角是佚名,人生不需要太多的感叹,只要是读过的人,都懂。精彩内容概括:...
第2章 蕭聿風看向她,眸色沉了,目光猶如刀劍出鞘,尖銳冷硬。
“不過,也說不準是你要挾她,要做何事。”
許婉沁強忍着,才沒後退半步。
她許婉沁堂堂一國公主,曆過宮變、上過戰場,竟被他這眼盯得頭皮一緊,猶如被猛獸盯上。
這男人,癡她纏她,第一反應竟是不信她。
而更驚,他竟猜中一半。
許婉沁面上神情自若:“我與她相處幾月,知曉她心思頗深,她想走,自然有千百種法子……”
這廂話還沒說完,便有人匆匆過來。
“侯爺,皇上急召您進宮!”
許婉沁松了口氣,蕭聿風冷眼看向那下人,颔首。
他心中不由一哂,原是那沁娘沒走,今夜洞房也懸了。
蕭聿風簡單沐浴後,便匆匆往皇宮去了。
殿内,一衆要員齊聚。
蕭聿風姿态和氣勢皆紮眼。
他坐于高堂,皇帝眼下,姿勢說不上不端莊恭敬,但實在松弛。
皇帝習慣了,不同他計較。
皇帝:“急召諸位愛卿入宮,是因探子來報,北方的蒼原汗國多有異動,已連攻下鄭國幾城,我國與鄭國東西接壤,恐怕不出兩月蒼原汗國便要對我國出兵,衆愛卿有何想法,皆可道來。”
兵部尚書道:“皇上,依臣看,可以由武安侯出征北上,先下手為強。”
“梁國如今得以平穩,是因内憂外患初初解決,而今想對蒼原汗國遠征,乃是舉國上下之力,是為窮兵黩武。”
蕭聿風一笑,看向那兵部尚書,懶散擡手。
“還是,尚書大人想的是征戰,實則打得是搜刮民膏的算盤?”
蕭聿風是手握玄武營的武安侯,沒人敢和他叫闆。
兵部尚書臉色難看,也隻能稱是。
蕭聿風這樣一說話,殿上便很快定下了加強北境邊防,武安侯随時準備北上應戰的對策。
下了朝,蕭聿風行了禮要走,又被皇帝叫住。
“珩兒,你娶了新婦,家宅那麼多女人,可還和睦?”
珩是蕭聿風的字,自父母去後,隻有皇帝一人這樣叫他。
論資排輩,皇帝是他的舅舅。
蕭聿風的母親是當今聖上的姐姐,搖光長公主,父親是前任武安侯。
十來年前,前朝被一分為三,勢力争奪、戰亂不斷。
梁國皇帝登了基,長公主和蕭老侯爺二人四處征戰,穩固疆土,奠定了梁國的繁盛基礎。
梁國皇帝登了基,長公主和蕭老侯爺二人四處征戰,穩固疆土,奠定了梁國的繁盛基礎。
隻是,古往今來,唯恐功臣功高蓋主,也是皇帝心裡頭的計較。
不久,長公主和蕭老侯爺先後離世,随二人征戰的舊部也基本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
隻留下個不到十歲的蕭聿風,被皇帝接回京照顧。
可惜大形勢不好,梁國安分了幾年,外有強敵來犯,内部又起叛亂。
歌舞升平久了,皇帝還以為梁國和以前一樣戰無不克。
派了四五個主帥上戰場,卻都是紙上談兵的飯桶。
蕭聿風過了好些年閑散日子,還是被扒拉出來,走馬上任武安侯。
他到底是長公主和蕭老侯爺的血脈,一上戰場如有神助,順利橫掃外敵、蕩平内亂。
皇帝的忌憚,便也如影随形。
蕭聿風聽了皇帝關切的話,驚愕一瞬,又了然一笑。
他這舅舅心思深,關切是假,試探才是真。
許婉沁是鄭國的華陽公主,雖然皇帝松了口讓她嫁給自己,卻還是怕自己和鄭國扯上關系。
他拱手答道:“謝陛下關心,新婦是臣放心裡多年的人,如今得償所願,甚好。”
可這“好”蕭聿風竟覺得違心,感覺總有個人扯着、揪着他的心。
皇帝看着他,神情看着親和,實則莫測。
他這個侄子,眉眼像搖光長公主,挺直的鼻梁與薄唇像前任武安侯。
再一看整張臉,卻誰都不像了,一副無親無故的涼薄相。
除了作戰,也是作風閑散,與朝中大臣無甚往來,還找了不少女人充實後院,衆人皆知此人纨绔不羁,風流成性。
隻是,亂世崇武,朝野上下對武安侯的推崇,始終是紮在皇帝心裡的一根刺。
皇帝收斂了神情,一擺手,讓他走了。
蕭聿風無悲無喜地出了宮,翻身上馬。
他很早就明白,自己這麼個武安侯混迹朝堂,不過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他打江山、守江山,用不着與誰真心實意,隻用想自己如何不死。
哪想府裡那個看着柔順的沁娘,對他也不是真心實意。
那隻能依附于他的小小女子,憑何對他不是真心實意?他還沒了對付她的手段?
思及此,蕭聿風勒緊缰繩,加快了回府的速度。
回到府内,蕭聿風便把已經歇下的管家叫了起來。
“将沁娘的生死契交予本侯。”
管家頓時瞌睡醒了,戰戰兢兢地跪下。
“禀侯爺,那沁娘的生死契,早被大夫人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