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人这会才不管什么笑话不笑话的,搬走自己的东西,天经地义。
搬完之后,几人又去猪圈里,利落地把两头大肥猪给逮了。
只是院里人太多,猪吓得团团转,死活不肯被牵着走。
河东村其他人见了,纷纷上前帮忙,直接把两头猪五花大绑,用棍子抬着往外走。
“别忘了还有三只鸡!”话音落,谢家鸡圈就传来翅膀扑腾的声音。
一共就三只鸡,全部捆了绑在车上。
王桂娥见家里男人和儿子都指望不上,气得破口大骂,但是也不敢真的上前拦。
谢巧燕出声安慰,“娘,算了,等娶了新嫂子,正好把家里东西都换新的。”
提到新儿媳,王桂娥这才稍稍找回了点底气。
没错,赶走了许茉莉,还有叶婷婷。
叶家条件那么好,叶婷婷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她们的福气还在后头。
绝对不能现在让叶婷婷看笑话,看轻了她这个婆婆。
“一堆破烂玩意!当谁稀罕是的!走走走!都拿走!”出了谢家大门,许家人都像是打赢了胜仗。
许茉莉也不停地朝着前来帮忙的同村人道谢。
“你这妮子,客气啥,被人欺负成这样都不知道说一声。”
“就是,后面老谢家要是再敢找你麻烦,你就告诉大家伙。”
许大山眼眶潮湿,去年村里为了分地时谁家好谁家坏的,和他这个村长闹了不少矛盾。
没想到关键时候,大家还是愿意挺身而出。
一直过了桥,到了东河村的地界上,许茉莉这才松了一口气。
“爹,娘,你们先回家,让卫民陪着我去镇上扯离婚证。”
“好,你们骑着车子去,一定要注意安全。”
钱和东西都已经到手,许茉莉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两人骑着自行车赶到村口时,谢俊生和叶婷婷已经等在了那里。
许卫民脚上大力踩了两下,载着许茉莉一溜烟冲在了前面,给两人留了一道背影。
叶婷婷也顾不上嫌弃路颠,“俊生哥,咱们也骑快点,免得登记处一会下班了。”
谢俊生嗯了一声,望着前方那道欢快的背影,脚下无论如何也轻快不起来。
都要离婚了,她就那么高兴?就算不是痛哭流涕地挽留自己,起码也是难受得说不出话来吧。
她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在她眼里,自己还不如五千块钱?这么一想,还是叶婷婷对他更好一些。
“婷婷,这次多亏了你,我才能摆脱这份不幸福的婚姻,以后发了工资,我都交给你保管。”
叶婷婷心底被甜蜜紧紧包裹。
谢俊生愿意把每个月几十块的工资交给自己保管,那五千块又算得了什么?四人两车,一前一后到了镇政府。
登记处的同志看见两男两女一起过来,还以为是搭伴来领结婚证的。
一问才知道,竟然是来离婚的?还各自带了相好的陪同?“婚姻不是儿戏——”许茉莉一听就知道对方是误会了,连忙拉着许卫民解释,“同志,我弟弟怕我受欺负,特地陪着我一块来的。”
负责登记的同志不好意思地轻咳一声,扭头看了谢俊生和叶婷婷一眼。
叶婷婷担心许茉莉乱说话,也不想节外生枝,“我也是陪我哥过来的,你们先办,我去外面等。”
说完,狠狠瞪了一眼许茉莉。
警告她不要乱说话。
许茉莉现在拿了近六千块钱的赔偿,巴不得把这笔钱彻底落袋为安,绝对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自己找事。
“卫民,你也出去等我,别乱跑。”
只剩下谢俊生和许茉莉,登记处的同志依照流程开始问两人问题。
许茉莉被问得有点着急,索性一口气全说了,“同志,我们俩是感情破裂,自愿协议离婚的,孩子和财产都分配好了,这是我们签的协议,请您过目。”
办事员接过来看了一眼,又看向谢俊生,“你呢?同意离婚吗?”谢俊生面露痛苦,“我、我同意。”
办事员一看这情况也觉得奇怪,看协议就知道是男方主动提的离婚,咋是一副要死的表情?转念一想,男人都惯会伪装。
三分醉就能演到你流泪。
既然确认感情破裂,又已经商量好了孩子归属和财产分配,也没什么好问的,按程序办就是了。
许茉莉顺利地拿到了离婚证,长长松了一口气。
眼看谢俊生要走,连忙把人喊住。
谢俊生以为她是后悔了,心底那点星星之火,又有了复燃的念头。
“茉莉,你要是后悔了,不妨再考虑下我之前的提议,我说的话,任何时候都作数。”
许茉莉眼含讥讽,“谢俊生,我是觉得咱们后面没有见面的必要,趁着现在提醒你一下。
离婚协议上白纸黑字写着你要带孩子进城去读书,我希望你说到做到。”
谢俊生抿了抿唇,“东东是我亲生的,我当然希望能亲自带在身边,但是城里的户口一时半会也下不来,上学都要户口——”许茉莉冷笑,“你在城里有户口有工作,东东是你亲生的,你和你未来的老丈人都是教育系统的,别说你们连个入学资格都搞不定。
谢俊生,如果你不尽快解决孩子的进城问题,我不介意坐火车把孩子帮你送到叶家去,我说到做到。”
谢俊生面色一沉,“你什么都不懂,不和你说了,反正孩子的事我会尽快安排,用不着你操心。”
“最好如此。”
拿完离婚证,许茉莉本想在镇上逛逛,给家里买点东西。
看看日头,快晌午了,说不定家里都在着急等她们回去。
算了,反正镇上也不远,明天再来一趟,顺便把钱带过来存起来。
她原本手上只有二十八块五毛,从谢俊生那拿了七十五块二毛,叶婷婷给的五千块,以及谢家赔的八百五十块,一共是五千九百五十三块七毛。
还有两头大肥猪,三只鸡。
再加上从谢家拉回来的那三大车的东西,这些都是她以后的底气。
现在这个时间点,外面那些大的城市已经陆续有人在摆摊做小生意,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可他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地方,南北交界,和京市沪城羊城那些大城市一个也不挨边。
个体经济开放的春风估计还要一会才能刮过来。
想要做生意,还要慢慢等待时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