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第8章 8海岚是个没有冬天的小地方。

我在这里租了一间临街的两层旧楼,底层开咖啡书店,上层住人,招牌是我亲手写的四个字:春山不语。

不解释,不招呼,谁想进就进,谁不想说话,我也从不追问。

开业第七天的上午,一个男人推门进来。

身后跟着一个瘦小的小女孩。

他大概三十六七岁,穿白衬衫卡其裤,干净、沉稳,有种不属于这城市的气质。

但我第一眼不是看他,是看那个女孩。

大概六岁,穿连帽碎花裙,躲在他身后只露出半张脸,眼神像猫一样戒备、慌张、不肯看任何人。

我心头微微一动。

“欢迎。”

我简单点头,“想看书还是喝咖啡?”“看书。”

男人声音低哑,“可以点杯柠檬水吗?”“当然。”

我没再多话,转身去柜台。

他带孩子坐在最角落的阅读区,女孩还是紧紧抓着他,小小的身子缩着,眼睛始终盯着门口,像随时要逃走。

我把柠檬水端过去,正准备放下,小女孩突然猛地一躲,水杯差点摔地。

“星星。”

男人蹲下身轻声说,“是柠檬水,不烫。”

女孩看了我一眼,又飞快低下头,抱紧自己。

“她怕生。”

男人歉意地冲我点头,“不好意思,吓着你了。”

我摆摆手:“没事。”

“她不太爱说话。”

“她不想说,我也不问。”

我淡淡道。

他看了我几秒,点了点头:“谢谢。”

他们离开时,小女孩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依旧躲躲闪闪,却少了一点敌意。

接下来三天,他们每天都来。

男人每天点柠檬水,小女孩始终躲在他身后,她不碰书、不碰人、不讲话,但我能感觉到,她在观察。

她看我擦桌子,看店里的绿植,看周围的人。

第四天,我特地买了一本故事书,放在她每天坐的座位上。

她没有翻。

第五天,我没放书,只留了一颗剥好的糖。

她没吃,但把糖纸收进了口袋。

第六天,我一边擦桌子,一边听到她小声问:“你叫什么名字?”我手一顿。

我说:“林澈安。”

“澈安。”

女孩嘴里轻轻重复了一遍。

那天离开时,她没躲那么远了。

我终于主动问:“她是你女儿?”男人笑了笑:“不是亲生,我前妻的女儿,跟我一起生活三年。”

“她叫?”“星星。”

他说完,看向窗外,“三年前她母亲离开,她开始拒绝开口,所有机构都说是应激障碍。”

我没接话。

他没再解释,站起身,轻轻拍了拍星星的肩:“跟林姐姐说再见。”

女孩怯怯地看了我一眼,嘴唇动了动,但没出声。

“没关系。”

我平静地说,“她不需要说。”

他点头,离开。

我却忽然坐不住了。

我眼前忽然浮现出六年前,自己也牵着两个孩子的手,站在某片草地上,他们喊我林阿姨。

喊了六年,却从没喊妈妈。

那晚我失眠了。

不是因为星星,而是因为那个男人,陆予成。

他不像秦致远那样咄咄逼人、强势压迫,他安静沉稳,从不越界。

我习惯了锋利的人,而对这种温柔过分警觉。

他对星星很好,小到给她绑鞋带、剪指甲,大到为她开车七小时来海岚寻找一个她愿意停下来的地方。

第七天,我一直等到黄昏,他们没来。

第八天,他们又来了。

星星进门第一件事,是跑到那张桌子前,轻轻放下一本故事书,然后小声对我说:“谢谢你给我糖。”

我微微怔了一下,那声音细若蚊鸣,却真真切切。

我蹲下来看着她:“我还有很多糖,你想来就来,不需要说话。”

她点点头,眼角终于出现一丝弯弯的弧度。

那天,陆予成笑着对我说:“她第一次开口,是为了你。”

我没有笑,只是心里,像被什么轻轻击了一下。

我没准备好重新被需要。

可这一刻,我知道,我已经开始被需要。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