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研究種花實踐時,機緣巧合下報名了全國巡演至此的脫口秀大賽。
11 晚霞映天
奶奶在一個當地花田找了一份兼職,因為是想體驗花從種植到售賣的全程。
老闆看到她來面試本來是拒絕的,因為怕出意外.
但是聊了幾句,老闆就感嘆她像自己創業的母親,他母親李老太年紀大了每天都來花田,還在學習新事物,就答應奶奶每天兼職三四個小時。
這位李老太很快成了奶奶的新朋友,李奶奶很隨和沒什麼架子,她給自己定下每天都要學習一些新東西,總是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因為生意沒有前兩年好,她一直在向年輕人學習,想辦法拓寬生意的路線。
正好她看到了一個有名的脫口秀節目來這邊巡演,便主動聯系節目組推銷自己的花。
節目組婉拒了也不生氣,她想出了自己報名去上脫口秀節目,順便帶上鮮花來一波曝光度。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李老太突然犯了心臟病,幸好及時送了醫院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必須臥床一段日子,不能上臺表演了。
她很遺憾,知道這個機會可能就錯過了。
也許是理市的氣候溫和,和李老太相處的日子里奶奶有了更多生活的勇氣,她決定由她來上臺表演,盡管她之前從沒接觸過脫口秀。
奶奶看了一些知名藝人的脫口秀后,覺得可以拿自己生活中的碎片當個段子講一講,便自信的報名了。
節目組為了體現當地特色風情,在一個充滿芭蕉葉的樹林邊緣搭建了一個舞臺,觀眾和游客們慕名而來。
機智的老闆推著彩燈車,在附近吆喝,
‘送你最喜歡的嘉賓或者明星一枝花’。
很快到了奶奶上臺的時刻,我們在下面舉起了相機。她先是說在北方,送花其實很不容易。因為很容易不新鮮,也許送貨人的速度就催化著一段感情的興衰。
再提到自己養花,從種菜和養花的過程相比其實都大差不差,但是為什麼很少有人在家里種菜觀賞呢?而且菜還能吃,花也只有花瓣能食用。
也許是種植技術的不斷創新,花也能變成菜,就會變成菜的價格了,這時候大家可以平等的送這些蔬菜給自己愛的人。
最后又講了院子門口總會送出一些花,她觀察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就是很多小朋友會挑一些年輕人認為俗氣又艷麗的花送給自己的長輩,很多人一到中年也是會喜歡這些,你不用懷疑買這些花的人跨度年齡這麼大。
也許大家的審美就在小時候定型了,也希望大家都會有更環保的理念來處理這些花。
奶奶講完后,她摘了髮髻中插的一朵花,淺淺微笑緩緩鞠躬。
雖然和其他選手比起來,這個段子更像是在訴說生活,不出意外沒有再晉級。但是網上居然有了超級高的熱度,,我們都有些奇怪。
奶奶說可能更多老年人其實都是像她這樣,雖然講不出搞笑的段子,但能把生活有趣的一小部分展示出來,這樣笨拙的脫口秀獲得了大家的共鳴。
也許是最后一幕的鮮花很吸引人,很快就有人找到奶奶的網絡賬號詢問花店,這機靈的舉動讓老闆多了不少訂購鮮花的訂單,銷量小漲了一波,李老太也可以安心養病。
奶奶開始在賬號分享自己的日常,包括養花和一些理市的見聞,很快有了不少粉絲。
第15章
他們都被奶奶的風度吸引住了,經常在評論區下面互動。
有一個年輕人還照著花田的地址過來找奶奶,說是非常喜歡她,想和她多交流交流。
但是奶奶很快就禮貌地疏遠了他,她察覺到這個小伙子太過熱情了,可能懷有別的心思。
畢竟又不是親人,一個年輕人怎麼會一直圍著一個老年人轉呢?
因為很多人都發現奶奶的視訊中從來沒有提起愛人,猜測可能已經離異了。
這個小伙子或許就覺得自己長得有幾分俊朗,想和奶奶多接觸接觸,可以蹭蹭她的熱度。
年輕人又來了一次后,奶奶就帶他到街邊的小店吃次飯,奶奶沒有去教育人。
而是講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先是家里的條件很差,上學的錢都是借的,再到長大后,陰差陽錯中沒有了深造的機會。
也許可能現在的日子是時光最好的饋贈,但如果時間可以逆流,她一定想辦法再去抓住機會去學習。
她接著說,「你還年輕,也很健康,這是你最寶貴的時期了。你應該去學習去努力工作才是。」
年輕人后面再也沒來找過她,當時離開有些面紅耳赤但還是給奶奶說了聲謝謝,奶奶回來的時候很輕松,哼著小曲,她說幫助一個年輕人走回正道上真好。
嘗試了更多不同的可能,體驗了更為廣闊的世界,奶奶有了在這里定居不回去了的想法。